近期,随着中高考陆续结束,学生暑期即将来临,针对学生和家长的电诈案件趋于多发,按照以往规律,暑期是以下几类电诈案件高发期:
一是高考查分类诈骗:犯罪分子利用考生及家长焦急等待分数的心情作案,在高考结束后通过伪基站群发带有木马链接的短信实施诈骗;
二是冒充招生人员进行电话诈骗:犯罪分子假冒招生办工作人员或高校领导,利用学生家长对自主招生等政策不了解,谎称有“内部指标”来实施诈骗;
三是以“发助学金、奖学金”为名义诈骗:犯罪分子冒充教育部门工作人员或学校工作人员,可以对困难考生或成绩优异考生提前发放助学金, 诱导转账汇款,实施诈骗;
四是志愿填报诈骗:犯罪分子利用中介或网站宣称掌握“内部大数据”,诱导家长去其平台填报志愿来骗取钱财或利用网络伪装成知名高校的网页,并设置专门的填报志愿入口,诱导学生输入相关信息,最后通过病毒盗取信息,甚至黑进电脑直接转账;
五是校园贷诈骗:犯罪分子谎称办理校园贷需要提请贷款的学生缴纳保险金,诱骗学生转账;或以支付好处费为诱饵,让大学生提供个人信息在网络平台贷款等方式,实施诈骗;
六是网络游戏诈骗:犯罪分子利用学生暑期游玩网络游戏变多,通过网络游戏买卖账号或游戏装备的形式实施诈骗,骗取学生财物。
各地各部门要切实提高思想认识,全力做好针对性宣传防范工作。一要加大面上宣传防范力度。各地联席会议要牵头公安、教育、宣传等部门,对以上几类诈骗手段进行曝光,通过电视、报纸、网络等大众传播媒体,向群众宣传此类案件的特点,切实提高学生和家长防范意识。二要强化校园精准宣传力度。教育部门要加强全市学校工作人员的保密工作,严防学生个人信息泄露被不法分子利用;要把几类针对学生和家长的电诈防范工作纳入暑期安全教育范畴,特别是针对中高考学生家长,要通过学校老师加强中高考招生相关政策的解读,严防因对招生政策误读,导致学生家长被骗。三要加强网络巡查力度。公安、通管办以及三大运营商要加强技术管控、堵源截流,及时发现和处置散布“免试通过”“帮助改分”等信息的网站和短信,力争从源头上堵塞诈骗渠道。